

掃碼下載app
查看我的保單
掃碼下載app
查看我的保單
來源: 原創 | 時間: 2022-11-18 16:10:40 | 我要分享: |
|
- 2022.09 -
TK.CN
關于個人信息保護
那些事兒
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的快速普及,不斷推動了經濟發展,但也帶來了諸多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國家相繼出臺《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為個人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正值“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為了幫助廣大金融消費者更好地保護自己的信息安全權,提高大家網絡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意識,Tker帶您了解個人信息保護小知識。
Part 01
個人敏感信息包括哪些方面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后的信息。
敏感個人信息是指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導致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危害的個人信息,包括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信息,以及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的個人信息。
個人驗證信息是有關一個人的任何數據,這些數據能幫助識別這個人,如姓名、指紋或其他生物特征資料、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號碼或社會安全號碼。
個人信息四件套一般是指銀行卡、身份證、網盾、還有綁定的手機號碼,是網絡詐騙活動中對個人敏感信息的代稱。
Part 02
這些做法都有可能泄露您的個人信息
01
連接公用的陌生WiFi。不法分子通過搭設免費WiFi,不設登陸密碼, 并取名與附近店鋪相近的名字,誘導用戶連接、盜取個人信息。
02
隨意丟棄POS機憑據、存取款憑證、火車票。不少人有隨意丟棄快遞箱、POS機憑據、信用卡對賬單等票據的習慣,然而此類物品通常包含姓名、手機號、消費記錄等信息,容易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03
網絡釣魚陷阱。不法分子發送的詐騙短信中通常帶有鏈接,點擊鏈接后顯示讓用戶填寫銀行卡賬號、密碼、手機號碼、驗證碼等信息。例如:活動中獎、贈送流量/會員、新冠疫苗預約接種等短信。
04
隨意注冊網站并填寫個人信息。不法分子通常會搭建看起來“合規”的網站,并發布虛假信息誘導用戶注冊并填寫個人信息,從而盜取個人信息。
05
下載應用商店沒有的APP。部分APP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不合規現象,用戶注冊后,個人信息可能存在泄露的風險。
Part 03
防護要點
網站注冊和使用
1.不要隨意注冊網站并填寫個人信息,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參加性格測試、姻緣測試、投票比賽等活動;
2.下載全民反詐APP,實時關注網站信息泄露類的新聞,一旦發現信息泄露跡象及時修改相關密碼或注銷賬戶。
手機、電腦使用
1.安裝殺毒軟件,定期升級更新操作系統可以自動修復部分漏洞;
2.盡量從手機、電腦自帶的應用商店下載和安裝軟件,謹慎安裝第三方軟件;
3.仔細查驗公共WiFi是否真實,不要通過公共WiFi支付、轉賬;
4.盡量不要點擊可疑短信、郵件中的鏈接,謹防陷入釣魚網站;
5.若App或網站上提示填寫姓名、身份證照片、個人資產證明、銀行賬戶、地址等個人隱私信息,應謹慎對待,盡量避免填寫;
6.提高密碼強度、定期更換密碼,可以使用大小寫字母、數字和特殊符號組成的強口令,謹慎使用姓名、證件號、生日等作為密碼。
個人信息保管
1.快遞箱、火車票、POS機憑證等先抹掉個人信息再丟棄;
2.不要隨意參加街頭調查、抽獎、免費贈送、街頭問卷、電話問卷、非正規辦卡等活動,不要隨意透露填寫個人信息;
3.利用網絡傳輸包含個人敏感信息的文件,應先對文件進行壓縮、加密,再將文件、密碼通過不同渠道傳送密碼;
社交平臺信息分享
? 不要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等發布個人敏感信息。